知史愛黨,知史愛國
——習近平總書記關于黨史、新中國史的重要論述
来源:中国纪检监察杂志 日期:2019-09-04 09:15
近期,中央“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印发《关于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认真学习党史、新中国史的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把学习党史、新中国史作为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不断增强守初心、担使命的思想和行动自觉。让我们一起研读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党史、新中国史的重要论述,不断深化对“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认识和理解。
8月19日至22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在甘肅考察。這是20日上午,習近平在張掖市高台縣參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
● 为什么学:以史为鉴、更好前进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在這個重要時間節點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其特別意義在于,無論我們走得多遠,都不能忘記來時的路。前幾天,我去了江西于都,參觀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目的是緬懷當年黨中央和中央紅軍在蘇區浴血奮戰的峥嵘歲月,牢記紅色政權是從哪裏來的、新中國是怎麽建立起來的,不忘曆史、不忘初心。
——《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9年5月31日)
曆史和現實都告訴我們,一場社會革命要取得最終勝利,往往需要一個漫長的曆史過程。只有回看走過的路、比較別人的路、遠眺前行的路,弄清楚我們從哪兒來、往哪兒去,很多問題才能看得深、把得准。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研討班開班式上重要講話新聞稿(2018年1月5日)
不論發生過什麽波折和曲折,不論出現過什麽苦難和困難,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國人民近代以來170多年的鬥爭史,中國共産黨90多年的奮鬥史,中華人民共和國60多年的發展史,都是人民書寫的曆史。曆史總是向前發展的,我們總結和吸取曆史教訓,目的是以史爲鑒、更好前進。
——《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3年12月26日)
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學習黨史、國史,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把黨和國家各項事業繼續推向前進的必修課。這門功課不僅必修,而且必須修好。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重要講話新聞稿(2013年6月25日)
古人說:“滅人之國,必先去其史。”國內外敵對勢力往往就是拿中國革命史、新中國曆史來做文章,竭盡攻擊、醜化、汙蔑之能事,根本目的就是要搞亂人心,煽動推翻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和我國社會主義制度。
——《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2013年1月5日)
● 学什么: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
我心裏一直牽挂西路軍曆史和犧牲的將士,他們作出的重大的不可替代、不可磨滅的貢獻,永載史冊。他們展現了我們黨的革命精神、奮鬥精神,體現了紅軍精神、長征精神,我們要講好黨的故事、紅軍的故事、西路軍的故事,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承下去。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甘肅考察期間參觀中國工農紅軍西路軍紀念館時重要講話新聞稿(2019年8月20日)
革命理想高于天,不怕犧牲、排除萬難去爭取勝利,面對形形色色的敵人決一死戰、克敵制勝,這些都是長征精神的內涵。我們要繼承和弘揚好偉大的長征精神。有了這樣的精神,沒有什麽克服不了的困難。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甯夏考察期間參觀三軍會師紀念館時重要講話新聞稿(2016年7月18日)
“明鏡所以照形,古事所以知今。”今天,我們回顧曆史,不是爲了從成功中尋求慰藉,更不是爲了躺在功勞簿上、爲回避今天面臨的困難和問題尋找借口,而是爲了總結曆史經驗、把握曆史規律,增強開拓前進的勇氣和力量。
——《在慶祝中國共産黨成立95周年大會的講話》(2016年7月1日)
我們不僅要研究七七事變後全面抗戰8年的曆史,而且要注重研究九一八事變後14年抗戰的曆史,14年要貫通下來統一研究。要以事實批駁歪曲曆史、否認和美化侵略戰爭的錯誤言論。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重要講話新聞稿(2015年7月30日)
遵義會議作爲我們黨曆史上一次具有偉大轉折意義的重要會議,在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堅持走獨立自主道路、堅定正確的政治路線和政策策略、建設堅強成熟的中央領導集體等方面,留下寶貴經驗和重要啓示。我們要運用好遵義會議曆史經驗,讓遵義會議精神永放光芒。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考察調研時重要講話新聞稿(2015年6月16日)
今天,全面從嚴治黨要繼續從延安精神中汲取力量。要把抓理想信念貫穿始終,提高辯證思維、系統思維能力,保持黨同人民群衆的血肉聯系,始終爲黨和人民事業艱苦奮鬥、不懈奮鬥。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陝西看望慰問廣大幹部群衆並調研考察期間的講話(2015年2月13日至16日)
對我們來講,每到井岡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聖地,都是一種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禮。每來一次,都能受到一次黨的性質和宗旨的生動教育,就更加堅定了我們的公仆意識和爲民情懷。曆史是最好的教科書。對我們共産黨人來說,中國革命曆史是最好的營養劑。多重溫這些偉大曆史,心中就會增加很多正能量。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河北省平山縣西柏坡調研時重要講話新聞稿(2013年7月11日)
各级领导干部还要认真学习党史、国史,知史愛黨,知史愛國。要了解我们党和国家事业的来龙去脉,汲取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经验,正确了解党和国家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重要人物。这对正确认识党情、国情十分必要,对开创未来也十分必要,因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
——《在中央黨校建校80周年慶祝大會暨2013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2013年3月1日)
● 怎么学:用唯物史观来认识和记述历史
曆史是一面鏡子,鑒古知今,學史明智。重視曆史、研究曆史、借鑒曆史是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明史的一個優良傳統。當代中國是曆史中國的延續和發展。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更加需要系統研究中國曆史和文化,更加需要深刻把握人類發展曆史規律,在對曆史的深入思考中汲取智慧、走向未來。
——《致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曆史研究院成立的賀信》(2019年1月2日)
曆史記述了前人的成功和失敗,重視、研究、借鑒曆史,了解曆史上治亂興衰規律,可以給我們帶來很多了解昨天、把握今天、開創明天的啓示。我們進行偉大鬥爭、建設偉大工程、推進偉大事業、實現偉大夢想,更需要重視、研究、借鑒曆史。這對我們豐富頭腦、開闊眼界、提高修養、增強本領具有重要意義。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重要講話新聞稿(2018年11月26日)
要堅持用唯物史觀來認識和記述曆史,把曆史結論建立在翔實准確的史料支撐和深入細致的研究分析的基礎之上。要堅持正確方向、把握正確導向,准確把握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的曆史進程、主流、本質,正確評價重大事件、重要黨派、重要人物。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五次集體學習時重要講話新聞稿(2015年7月30日)
對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和光榮曆史,要加大正面宣傳力度,通過學校教育、理論研究、曆史研究、影視作品、文學作品等多種方式,加強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引導我國人民樹立和堅持正確的曆史觀、民族觀、國家觀、文化觀,增強做中國人的骨氣和底氣。
——摘自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體學習時重要講話新聞稿(2013年12月30日)
對曆史人物的評價,應該放在其所處時代和社會的曆史條件下去分析,不能離開對曆史條件、曆史過程的全面認識和對曆史規律的科學把握,不能忽略曆史必然性和曆史偶然性的關系。不能把曆史順境中的成功簡單歸功于個人,也不能把曆史逆境中的挫折簡單歸咎于個人。不能用今天的時代條件、發展水平、認識水平去衡量和要求前人,不能苛求前人幹出只有後人才能幹出的業績來。
——《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的講話》(2013年12月26日)
現在,我們依然要推動全黨學習馬克思主義哲學,依然要推動全黨掌握曆史唯物主義基本原理和方法論。學習的目的,就是更好認識國情,更好認識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勢,更好認識曆史發展規律,更加能動地推進各項工作。
——《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2013年12月3日)
對改革開放前的曆史時期要正確評價,不能用改革開放後的曆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前的曆史時期,也不能用改革開放前的曆史時期否定改革開放後的曆史時期。改革開放前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爲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積累了條件,改革開放後的社會主義實踐探索是對前一個時期的堅持、改革、發展。
——《在新進中央委員會的委員、候補委員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研討班上的講話》(2013年1月5日)